怎么给多肉浇水
要我说,养多肉这事儿,别的都是枝节末梢,唯独浇水,那是核心中的核心,是命门所在,是生死劫。多少玉露、多少桃蛋、多少白牡丹,不是死于晒伤,就是亡于虫害,但更多的,是烂根而亡,而烂根,九成九都是浇水不当惹的祸。你别看网上那些攻略,上来就是“干透浇透”四个大字,说得轻巧,可“干透”到底是个什么鬼?“浇透”又意味着啥?这些年,我养废的多肉没有一百也有八十,每次都是痛定思痛,然后继续摸着石头过河,才慢慢悟出一点点门道来。
我的浇水哲学,总结起来就仨字:“看、摸、掂”。
“看”,看什么?看叶子。这多肉的叶片啊,真是个宝贝,它会“说话”!一盆静夜,如果底部老叶子开始发软、甚至有些褶皱,那就是缺水了,但凡是顶端和中间的叶子,如果还饱满硬挺,那八成还能再等等。如果整个植株的叶片都开始蔫吧,像泄了气的皮球,颜色也变得暗淡无光,恭喜你,它在跟你喊渴,赶紧补水。像熊童子这种叶片肉嘟嘟的品种,缺水时,它的“熊掌”会明显变瘪,甚至失去那种饱满的蜡质感。而像千代田之松这种叶片比较薄的,缺水的时候叶片会更硬、更脆,边缘甚至会略微卷曲。再有,如果你看到劳尔那种自带清香的品种,叶片边缘出现细微的泛白或轻微焦枯,那也是水分不足的信号。但凡是底部叶片消耗,那叫正常代谢,别紧张,那是生命力的体现。最怕的是,叶片明明饱满,却突然出现透明化、化水,甚至有异味,那就是涝了,烂了,十有八九没救了,赶紧拔出来看看根系是不是已经腐烂成一滩黑泥。
“摸”,摸什么?摸土壤。这是最直观的判断方法。用你的手指,伸进盆土大概两三厘米深的地方,感受一下。是干爽沙沙的,还是湿润黏腻的?如果指尖感觉不到任何潮气,甚至有些发热,那说明土已经彻底干透了。但这种方法对于颗粒土占比较高的配土,判断起来会有点困难,因为颗粒土本身排水性极好,表层很快就干了,但内部可能还有潮气。所以,摸土只是辅助,更重要的还是结合“掂”。
“掂”,这才是我的独门绝技,也是最值得信赖的方法。你得培养一种“手感”。每次给多肉浇水之前,先掂一掂花盆的重量。刚浇完水、盆土湿润时,盆是很沉的。等到盆土完全干透,盆的重量会明显变轻,轻得就像空盆一样。这种重量的变化,比任何水分测试仪都来得真实和准确。你得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种微妙的感觉。比如我的那些老桩多肉,配土里赤玉土和鹿沼土的比例往往更高,透气性好,干得也快,同样大小的盆,感觉会比用泥炭土比例高的盆轻得多。
那么,浇水的时间和方式呢?我个人,通常选择晴朗天气下的清晨或傍晚。夏天高温,正午浇水简直是找死,水在高温下蒸发,会把多肉直接“蒸熟”;冬天寒冷,傍晚浇水,水汽凝结在叶片上,夜间气温骤降,容易冻伤。春季和秋季是多肉的生长旺季,这时候可以大胆地“干透浇透”。所谓“浇透”,就是一次性浇足,直到水从花盆底部的排水孔哗哗流出来为止。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盆土内部的所有根系都能均匀吸收到水分,避免出现“假死”现象(表面干了,里面还湿着)。我特别喜欢用浸盆法。把多肉盆放到一个盛水的容器里,让水从底部的排水孔慢慢渗进去,直到盆土表面湿润。这种方法能让盆土吸水更均匀,也能避免水直接冲刷到叶片上,特别适合有白粉的(比如月光女神)或带绒毛的(比如黑兔耳)多肉。浸盆法还能更好地滋润那些长在盆边、平时浇水容易漏掉的毛细根。
季节差异,那是必须得提的。这多肉啊,跟人一样,也有自己的生物钟。
季节 | 多肉状态 | 浇水频率与注意事项 |
---|---|---|
春季 | 生长旺盛期,新芽萌发,颜色鲜亮。 | 干透浇透。如果配土颗粒多,可能3-7天一次。根据天气情况和盆土干湿程度调整。 |
夏季 | 高温休眠期或半休眠,生长停滞,颜色变淡。 | 严格控水,甚至断水。每月沿着盆边少量给水一次,或不给。切忌淋雨,避免闷热潮湿导致烂根。我的血泪教训告诉我,宁可旱死,不可涝死。 |
秋季 | 黄金生长季,迅速恢复,颜色鲜艳,易出状态。 | 干透浇透。基本与春季相同,可以适当施加薄肥(缓释肥颗粒或稀释的多肉专用液肥)。 |
冬季 | 低温休眠期或半休眠,生长缓慢。 | 严格控水。室外气温接近0℃或室内不供暖时,基本断水。室内有暖气且温度稳定在10℃以上可少量给水。浇水时间选在阳光充足的中午,避免夜间结冰。 |
说起夏季,那是我的噩梦。曾经一盆养了三年的冰玉,夏天我手贱,看它叶片有点蔫,以为是渴了,没忍住浇了一次大水。结果,第二天醒来,直接化水,整棵都瘫掉了。那心疼啊,跟剜肉似的。从那以后,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夏天,尤其是气温持续30℃以上,而且夜间气温下不来的时候,能不浇就不浇,能少浇就少浇。实在担心,就沿盆边给一圈水,或者直接断水。
当然,光浇水讲究还不够,环境也得配合。通风!通风!通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没有好的通风,再科学的浇水方法也白搭。湿热不散,多肉分分钟烂给你看。我的露台朝南,光照充足,通风极佳,所以浇水频率可以相对高一些。但如果是封闭阳台,特别是北方冬天有暖气,或者南方阴雨连绵的梅雨季节,就得更小心翼翼地控水,甚至可以给多肉下面垫高,增加底部通风。花盆的选择也很有意思。红陶盆和粗陶盆透气性最好,水分蒸发快,浇水频率可以高点。瓷盆和釉盆透气性差,水汽散发慢,就得拉长浇水周期。我个人偏爱红陶盆,虽然颜值不一定最高,但对多肉的根系健康绝对是最好的保障。
另外,配土也跟浇水息息相关。我养了这么多年,自己的“黄金配方”是这样的:泥炭土(或椰糠)占三成,其余七成是各种颗粒,比如赤玉土、鹿沼土、硅藻土、火山石、麦饭石、绿沸石,再加点粗砂和珍珠岩。这样的配土,疏松透气,排水性一流,基本上浇下去的水,很快就能从底孔流出,这样既能满足多肉对水分的需求,又不容易积水烂根。当然,不同品种的多肉,配土也会略有调整。像玉露这种对湿度略有偏好的,我会稍微提高泥炭土的比例,或者在盆面铺一层赤玉土,能更好地保持一定的湿度。
聊到这儿,我想起第一次给子持莲华浇水,那家伙叶片薄,长得又快,我当时不懂,以为它喜欢湿润,结果没几天就黑腐了。后来才知道,它虽然长得快,但根系并不发达,也怕积水。还有法师系多肉,夏天是它们真正的休眠期,叶片会包裹起来像个小包菜,这时候千万别浇水,一浇一个准,化水给你看。它们的叶片,尤其是黑法师,到了冬天,在低温和充足阳光下会变得乌黑发亮,像墨玉一样,那种油光锃亮的质感,简直美呆了。
多肉不光是植物,它更是我生活中的一份美好和慰藉。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去露台,看看我的那些小肉肉。清晨的阳光透过叶片,那些晶莹的露珠在叶尖跳跃,光是看一眼,心里就能涌起一股说不出的平静和喜悦。捏捏这盆乙女心的叶片是不是还饱满,摸摸那棵蓝石莲的盆土是不是已经轻若无物。它们不争不抢,只是默默地在那里,用它们的生长、变色、出状态,回应着你的付出。
养多肉,其实就是一场修行。它教会了我耐心,浇水不能急,得等;它教会了我观察,叶片、盆土、环境,每个细节都藏着植物的语言;它教会了我顺应自然,该休眠就休眠,该生长就生长,你不能强求。
我常常跟花友们开玩笑说:“养多肉啊,就跟谈恋爱一样。你得摸清它的脾气,了解它的喜好,它不开心了,你得想办法哄它,它高兴了,就能给你点颜色看看。”那些缀化的多肉,长得奇奇怪怪,但每次看,都能发现新的惊喜,那不就是生活里的不确定性和小确幸吗?从一开始的“植物杀手”,到现在能把多肉老桩养得枝繁叶茂,每一棵多肉的生命力,都像是给我的一份肯定。水,看似简单,却是连接我们与植物之间最直接的桥梁,也是让生命得以延续的秘密所在。所以,别小看一瓢水,里头可藏着大学问,藏着我对这些小生命沉甸甸的爱和日积月累的经验呢。
相关阅读
-
水生花卉的分类及特点: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
摘要:详细介绍了水生花卉的分类和特点,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完全生活在水下,挺水植物的根部在水中,茎和叶子伸出水面,浮叶植物的茎和叶子漂浮在水面上,而漂浮植物完全漂浮在水面上。这些水生花卉种类丰富,它们在水域中
-
这花千万别养老桩,越老越不开花,砍1刀、满头花苞!
养花的人,都爱把家里的花养成大老桩,看着就让人高兴!但是也有这么几种花,一旦养成老桩,就开始装菜不开花了!这可不行!所以,今天花花就带大家来解决一下,那些不爱开花的老桩,到底要咋办!长寿养老桩,开花越来越少!家里的长寿养2-3年后,枝条会逐
-
太贵的花别买,路边捡几粒种子,扔盆里就能活!
很多人喜欢养罗汉松,一盆品相好的罗汉松,价格可不便宜,不过没关系,花友们可以去有罗汉松的公园或绿化带转转,说不定能捡到种子,自己回家播种,也能变成小盆栽!罗汉松种子变盆栽罗汉松的果实和种子是长在一起的,一般在夏秋季节成熟,摘的时候选颜色偏深
-
太阳花不开花的可能原因:光照和养分不足
摘要:有时我们会发现一些太阳花无法开花,原因可能是光照和养分不足。本文将深入探讨太阳花不开花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光照是太阳花开花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选择阳光充足的种植位置非常重要。此外,养分不足也会影响太阳花的正常生长和开花,因此
-
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品种和土壤选择的重要性
摘要:详细介绍了盆栽车厘子的种植技术,重点关注了品种选择和土壤环境的重要性。正确选择适合盆栽的车厘子品种以及提供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是成功种植健康植株的关键。文章还强调了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适当的水分管理对车厘子的生长和果实发育的重要性。通过掌
-
梅花怎么繁殖
说句实在话,养梅花,你真要只是买一盆现成的,往院子里一扔,那乐趣可就少了一半。对我来说,梅花这东西,要从一截不起眼的枝条,或者一粒小小的芽点开始,亲手把它“哄”活,让它从无到有,那才叫真本事,才叫过瘾。那种看着它一点点生根发芽、铁骨铮铮地抽